信息發布
聯系我們
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十字鎮界首村
網址:www.hyundaivietnams.com
專線:0550-5250999
傳真:0550-5250999
糧油常識
您當前所在位置:首頁 /
信息發布 / 糧油常識
糧油標準質量標準常識
一、我國糧油標準體系
目前,我國糧油標準體系中包括產品標準、衛生標準、檢驗方法、生產操作規范、機械設備技術規范等,標準總數達到400余項,涵蓋糧食及產品、油料及油脂、以及糧食收購、加工、運輸、銷售等各環節。
根據《標準化法》的規定: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。保障人體健康 ,人身、財產安全的標準和法律、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準,其他標準是推薦性標準。
《標準化法》同時規定:強制性標準,必須執行。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,禁止生產、銷售和進口。推薦性標準,國家鼓勵企業自愿采用。
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有:
●稻谷、小麥、玉米、大豆等主要糧食質量標準
●大米、小麥粉、食用植物油等糧油產品質量標準
●糧食衛生標準、植物油料衛生標準、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
●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量限定標準
●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標準
●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
●飼料衛生標準
二、我國的糧油產品質量標準
我國糧油產品質量標準主要包括原糧、油料和糧油加工產品等。
國家標準中對小麥、稻谷、大豆等原糧和油料的分類、等級、主要質量指標都有要求,例如:
小麥用容重確定質量等級。
稻谷用出糙率確定質量等級。
使用不完善粒、雜質、水分等一般質量指標確定原糧、油料的質量好壞。
優質糧食在一般質量指標基礎上,增加了食味評分值、面筋含量等品質指標,促進了糧食品質質量的提高。
國家標準中對小麥粉、大米、食用植物油脂等糧油產品質量都有要求,例如:
小麥粉根據加工精度和品質特點進行分類,對面粉的粉色麩星、含砂量、蛋白質、面筋特性等有相應的要求。
大米根據大米表面的留皮程度進行分等,對其中的碎米、異色粒等有明確的要求。
食用成品油分為四個等級,對油脂色澤、煙點、酸價、過氧化值、溶劑殘留等均有明確要求。
此外,國家對糧油產品的包裝、標識等也有嚴格的規定。
三、我國的糧油衛生安全標準
目前,我國糧油衛生安全標準中,對色澤、氣味、霉變、真菌毒素、重金屬污染物、農藥等進行了嚴格控制,主要包括:
原糧及成品糧色澤、氣味必須正常。
霉變粒不得超過2%。
真菌毒素:黃曲霉毒素B1 (5μg/kg~20μg/kg)、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(≤1000μg/kg)、玉米赤霉烯酮(≤60μg/kg)、赭曲霉毒素A(5μg/kg)。
重金屬污染物:鉛(≤0.2mg/kg)、鎘(0.1 mg/kg~0.2 mg/kg)、汞(0.02 mg/kg)、無機砷(0.1 mg/kg~0.2 mg/kg)。
農藥:對磷化物、馬拉硫磷等140余種農藥規定了最大殘留限量。
四、選購糧油產品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
1.不要購買和食用霉變糧油
糧食中富含淀粉、蛋白質、脂肪等營養物質,在高溫、高濕,且保管不當時,易產生霉變,霉變的糧食中可產生黃曲霉毒素、嘔吐毒素等致病、致癌性物質。
油脂經長時間儲存,會發生氧化酸?。ㄓ泄叮?,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物和醛、酮類物質。
所以在購買和食用糧油產品時,要仔細觀察制品表面是否有霉斑、霉點,聞氣味是否有霉味、哈味或其它異味。
糧食若發生霉變,大米、整?;ㄉ话阍诹C?,玉米在胚部,面粉易產生結塊現象,選購時應重點觀察。
家中的大米、面粉等要放在低溫、干燥、避光的地方,防止發霉、生蟲。若有必要,可放入花椒等植物果實進行輔助防蟲。
油脂在反復煎炸過程中,可發生分子聚合而產生有害物質,家庭用油時,盡可能一次用完,避免反復使用。
另外,按照國家有關規定,對于霉變情況較為嚴重的糧食,只能用于生產工業酒精,不得用于飼料生產。
2.購買信譽良好生產廠家的食用油
不同品種的食用油有其獨特的氣味,但都不應有酸味、哈味。除香油外,一般加工精度較高的油顏色較淺、透明度好,無渾濁、沉淀和懸浮物。如果油中水分多,或發生變質,或摻了其它油脂,油質就會變得渾濁、透明度差。
少數不法商販為謀取暴利,用潲水等廢棄物提煉油脂出售,這些“潲水油”、“地溝油”雖色澤、透明度等與正常植物油沒有大的區別,但其內在的質量和衛生指標卻難以保證。消費者不要圖便宜購買“三無產品”,而應購買信譽良好的正規廠家的產品。
目前食用調和油市場較為混亂,質量和價格差距較大,如某些商家在低價的菜籽油中加入少量花生油,就冠名以“花生調和油”銷售。按照國家標準,食用調和油是指“以大宗高級食用油為基質油,加入另一種或一種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食用油、經科學調配具有增進營養功效的食用油”。由于現行的食用調和油標準不夠完善,糧油檢測技術尚達不到要求,所以對調和油的組成成分和相對含量主要靠企業的承諾和信譽。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,除認真閱讀標簽上的配料表,了解產品是由什么油脂調和的,還應盡可能選購信譽較好的品牌和產品,不要被花哨的商品名所誤導。
目前新的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正在制定中,將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和規范市場。
3.面粉和面制品不是越白越好
國家標準中允許在面粉中使用某種增白劑,使用面粉增白劑雖可提高面粉白色,但確破壞了面粉中維生素等營養物質。一些廠家為了片面追求面粉顏色的“白凈好看”,在面粉生產中超量、超范圍使用面粉增白劑,極少數不法商販使用國家明令禁用的增白劑,達到增白、牟利的目的。長期食用此類面粉,會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,因此在面粉和面制品消費中,應提倡綠色消費,不要片面追求面粉白色。
正常面粉顏色呈淡黃色,聞起來有麥香味,沒有酸、霉等異味,口感好、不牙磣、不粘牙。過量加用增白劑的面粉則呈現灰白色甚至青灰色,喪失應有的麥香味,甚至出現刺鼻異味。
4.看懂糧油產品標簽
食品標簽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,糧油產品標簽是消費者選購糧油產品的重要依據,應對以下因素加以關注:
(1)首先要關注產品品牌和生產企業
糧油生產廠家和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必須在標簽上標注,知名品牌和正規生產廠家一般具有較為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,所以消費者應盡量選購正規廠家的產品,對標簽上有缺項的產品應慎買。
(2)關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
不同廠家在生產工藝、包裝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,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存在一定差異,所以應購買和食用在保質期內的糧油產品。
(3)關注執行的標準
所有糧油產品都應執行標準,消費者應注意產品執行的是什么標準,達到的質量等級。不要被五花八門的商品名稱所誤導。沒有標注執行標準的產品,最好不購買。
(4)關注配料表
除單一配料的食品外,食品應標識配料清單。大米屬單一配料食品,含有添加劑的面粉、油脂均應在配料清單中列出添加劑的名稱,以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。